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企业客户信用与应收账款管理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9 12:0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信用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历程,在客户信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当前的发展热潮。客户信用对扩大市场经济规模、减少成本、发展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客户信用制

信用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历程,在客户信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当前的发展热潮。客户信用对扩大市场经济规模、减少成本、发展经济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客户信用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尤其美国之所以拥有相对活跃的经济,大比例在于其建立了健全的信用体系。但现阶段我国的信用政策存在一定的漏洞,很多企业通过采用赊销和促销的理念,刺激企业销售规模,从而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巨额账款的无法收回的结果,导致企业的营运资金被占用,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营风险。因此,客户信用与应收账款管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应收账款及客户信用的意义

(一)应收账款的涵义及现状。应收账款是企业短期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指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过程中,向购买方收取的款项,包括由购买方负担的税金、垫付的包装费及各种运杂费等。应收账款是随企业销售产品所产生的一项债权,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的变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如果无法按时收回资金,将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活动,打乱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

应收账款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提高销量、抢占市场、增加利润、减少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管理不当,也会造成资本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等费用的增加,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加重企业的经营负担。因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情况及国际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充分发挥应收账款功能基础上,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扩大销售过程中所增加的效益大于各种管理成本。

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逐年呈上升趋势,基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7.4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5%;从数据可得,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巨大,据统计,我国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超过5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因此,企业即使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但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导致占用大量营运资金,短期资产断裂的情况也不断出现。

(二)客户信用管理的概念。在信用经济时代下,企业为抢占市场,采用赊销的方式刺激销售,扩大销量额,客户信用管理逐步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企业客户信用管理,深入各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在追求销售规模最大化的前提下,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将客户信用损失及坏账款降至最低。当前,企业均存在赊销的情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信用管理的有效理念,并结合当下经济环境设立健全的信用管理部门来保障企业经营状况。

通过对现存的客户信用管理模式分析,企业要做好客户信用管理工作,需从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机制。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1)事前控制,即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对客户信用风险的预测和监督。强化客户信用管理,提前进行客户的资信调查,在交易前对客户信息进行规范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2)事中控制,即授信业务管理制度,企业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销售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办理业务中缺乏规范的流程所造成的。最为明显的则为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把控。一些企业为了刺激销量随意更改客户赊销额度,后期易造成大额款项收不回来的现象。调查显示,企业必须对客户信用进行直接管理,需多方人员相互限制进行交易。(3)事后控制,即应收账款监控制度。企业已逐步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企业仍需加强应收账款的专业性。

二、企业应收账款及客户信用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应收账款及客户信用政策。现大多企业内部设置了客户信用管理部门,但多数部门主管均将客户信用管理与应收账款等同,把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作为企业核心作业。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客户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系统学习信用管理的流程。导致应收账款管理不当,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还导致企业的管理难度加大。调查显示,企业的销售人员将客户信用看作是客户的诚信问题,在信用额度限制过程中,只简单显示客户的信用良好的情况,并未对其自身的经济情况包括客户的资金现状、偿债能力、担保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企业在信用销售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客户需求以及当前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来制定符合自身的信用政策,从而提高应收账款的效益,进而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文章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网址: http://www.qykjyfz.cn/qikandaodu/2021/0119/1489.html

上一篇:新时代企业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对大学生创新创
下一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