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日前,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11位委员围绕科技创新型企业技术研发、资金保障、政策支持、人才支撑等建言献策,35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委员们认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造活力和发展环境、政策体系虽日益增强与完善,但依旧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成果转化难、融资渠道窄、人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中国网政协频道、议库平台《建言中国》栏目特别摘编了本次双周会委员的精要观点。
(图片取自网络)
精细政策 精准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张道宏
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需要高质量的政策保障,“精细”是其重要特征。为此,建议做精做细政策,给科创型企业更精准、有效的支持。
一、精确界定科创型企业。应与一般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相区别,借此制定并实施差异性政策。根据调研,我们认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拥有核心专有技术和优势竞争力的企业,要把握住科创型企业具备基础创新能力、能够开展科学研究、研发强度高等特点。
二、强化产业政策的靶向性。遵循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规律,精细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分类确定政策内容与落地措施。
三、提高政策支持的多样性。既要关注热点领域创新,也要关注核心基础领域突破,既要关注成长性强的企业加速发展需求,也要关切基础型科创企业“慢发展”需求。
四、完善政策制定与宣传。建立通晓国家战略、熟悉科技创新、了解企业需求的专家队伍,作为“政策智库”。更多邀请科创型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加强政策宣传。
以企强链 产学研结合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
应围绕产业链集聚创新要素,做优科创型企业,做强全链式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黏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体建议:
一、以企强链,引导科创型企业参与保障产业链安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快完善产业链完整性、竞争性等评估机制,系统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对外依存度及关键核心技术评估,精准突破产业链薄弱环节以及“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从政策、信息、资金等全方位引导和支持科创型企业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打通从“高科技”到“新产业”的“堵点”,从而保障产业链安全。
二、以研优企,依托科创型企业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采取悬赏揭榜、定向组织、并行支持等方式,支持科创型企业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关。鼓励各级政府支持整机企业向社会发布关键核心零部件等升级替代需求,或支持组建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吸引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并通过先行先试、首套首用等方式加快促进高科技产品迭代、升级。
三、以才促融,满足科创型企业全链式产业创新要素供给。鼓励多形式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如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完善“政产学研用金”深入融合体系;鼓励科创型企业设立“人才基地”,支持企业骨干担任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教授”;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共建研发实验室、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工程类研究生等。另外,提高科研人员在职称晋升等与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相关的社会服务成效评估占比。
发挥央企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宋鑫
结合调研情况和工作体会,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推动中央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央企不计代价、不讲条件,竭尽所能服务抗疫一线,发挥了顶梁柱、国家队作用;在经济发展中,央企充分发挥了压舱石、主力军作用。但在实际申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央企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建议出台有针对性政策,定向支持央企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建设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切实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国家队作用。
二是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带动作用。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例,一方面,各地在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治理和先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方面有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国内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欠缺,有些关键技术和重大成套设备依赖进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困难重重。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以中央企业为依托,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创建跨领域、跨学科的源头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真正构建起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
文章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网址: http://www.qykjyfz.cn/zonghexinwen/2020/0916/936.html
上一篇:我市企业积极实施“科技兴安”
下一篇:北仑:北仑区科技局深化科技金融服务 助力企业
企业科技与发展投稿 | 企业科技与发展编辑部| 企业科技与发展版面费 | 企业科技与发展论文发表 | 企业科技与发展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企业科技与发展》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