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涵盖开幕式、主旨报告、校长对话、高峰论坛、专题论坛、科技期刊云展览、编辑大赛和地方交流活动八大板块,国内外20余家期刊组织作为论坛支持、协办单位,采用现场直播形式,实现线上线下交流互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钱旭红,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袁亚湘、陈晔光、张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冯长根等出席本届论坛。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安立佳,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领导致辞中表示,新时代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丰沃土壤。科技期刊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为我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的初心使命,始终与国家科技进步同向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在论坛开幕式环节,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2020)》、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试点成果、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并启动了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云展览。据悉,云展览汇集国内外知名出版机构及技术服务商、知识服务商,通过三维空间建模、720度全景VR等技术在为展商打造行业“云盘点”、期刊“云展示”、新品“云发布”、互通“云洽商”等功能,为观看者提供了科技期刊视听盛宴。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钱旭红,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光:科学与应用》主编曹健林四位专家做大会主旨报告。
张伯礼指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五条抗疫经验,是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最终取得抗疫胜利的法宝。伟大的“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对于提升科研人员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他认为,科技期刊是科技界的主战场,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及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中国科技期刊应考虑如何练好内功,把自己功课做好,发挥出真正作用。在科技期刊建设方面,他提了三点建议:加大培育核心期刊品牌建设力度;注重特色学科发展;增强与国际领先期刊的合作交流。
袁亚湘谈到,科技期刊国际化需要有国际通行的运行模式、国际化编委会、国际化背景的作者身份、国际化审稿标准与流程以及国际化的读者群。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仍面临着优秀稿源外流、国际认可度不足、科研评级体系不完善的挑战,袁亚湘建议相关方面应在经费保障、编辑队伍提升、团队建设、国际化运行机制体制、管理体系完善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大力度。
钱旭红认为“研究型办刊”应是中国科技期刊重要的创新方向。中国科技期刊界应立足世界格局基础上,了解世界工程研究和开发前沿的全貌,从而为专题、综述以及邀稿提供引领。他指出,对于科技期刊的态度,应该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重要是为了建立独特的知识学科认知体系,从而为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曹健林强调,让中国科技刊物留住最高质量的论文,应是中国科技期刊界重点努力的方向。留住顶级论文,科技期刊界人士守土有责。他以《光:科学与应用》取得的成果为案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一些建议:如建设多维度特色专栏、主题专刊、机构专刊、科研团队专刊,密切联系优秀科研团队,注重公众号运营并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多形式学术活动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论坛上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决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大赛主要考察青年编辑的综合素质、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和格局视野,旨在进一步促进青年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办刊理念的创新,提升编辑行业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激发编辑群体的职业荣誉感和创新能力,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储备人才资源。从2020年7月起,大赛经历了全国初赛、复赛和直通赛的逐层选拔,来自武汉赛区、上海赛区、西安赛区、北京赛区、广州赛区、重庆赛区六大赛区复赛以及直通赛的17位选手脱颖而出。选手们通过视频展示、主题演讲、工作情景剧演绎等形式,充分展现出青年编辑的个人能力和台风魅力,赢得与会嘉宾好评。
围绕“一流期刊助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主题,校长对话环节邀请了科技部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司副司长马宏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柏林。与会嘉宾以高校期刊与高校学科建设的相互促进作用为着眼点,探讨高校应该如何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定制科技期刊发展目标,助力科技期刊界与学术界的科技交流、合作,加速中国科技期刊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文章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网址: http://www.qykjyfz.cn/zonghexinwen/2020/0927/1035.html
企业科技与发展投稿 | 企业科技与发展编辑部| 企业科技与发展版面费 | 企业科技与发展论文发表 | 企业科技与发展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企业科技与发展》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