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原有社会的生活节奏和经济秩序,也颠覆了各行各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和交流方式,倒逼行业企业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新的经济模式和消费模式。
保险业亦是如此。疫情的影响导致保险业务短期内增长承压,线下管理、经营活动受到制约。疫情给保险业在传统业务模式、人才技术储备、客户开发维护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课题,引起业界反思。但疫情危机之中又蕴含着新的机遇,疫情倒逼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和改变,成为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契机。
其中,中小险企以数字化、互联网化为核心打造的业务模式,同场竞技,形成了全新的行业态势。中小保险公司是如何借助科技赋能的?在科技化的过程中,中小保险公司遇到了哪些难题?未来数字化将在中小保险公司的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都成了保险行业及其从业人士们关注的重点。
7月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保险行业风云榜评选暨保险行业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研讨会聚焦“科技赋能·中小保险公司如何实现弯道超车”主题,邀请保险行业专家及行业高管共同探讨科技赋能保险之道,为中小保险公司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包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德华安顾人寿董事、总经理殷晓松,华泰人寿总经理刘占国,华泰财险总经理孙元彪,大家人寿总经理助理刘树杰,同方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人力资源及行政官王前进,国宝人寿总裁邱毅,现代保险首席副总经理金兑勋等。
在这些行业大咖们看来,对于当下的保险主体而言,科技化、数字化,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不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去做、如何更好地做的问题。
看当下 保险行业“马太效应”凸显
经过长足发展的保险业早已不是当初可以跑马圈地的时代了。
“中国的市场集中度太高了,目前对于新兴主体是一个很大的挤压。”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表示,就财险领域来看,中国前三家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加起来是65.32%;寿险领域,中国前三家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加起来是45.5%。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保险业原本的粗放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加之低利率环境长期持续,行业面临负债端与资产端的双重挑战。这些都决定了中小保险公司无法复制既往保险公司的轨迹,无法靠着资本、人力等传统模式在市场上大干一场。“新兴主体面临的挑战其实很大。”朱俊生表示,品牌定位、客户经营、渠道拓展、产品、基础投入等问题都是摆在中小保险公司面前的难题。而中小险企如何在巨头竞争的格局下,明确自身优势,寻得纾困之道,将行业推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成为一大新命题。
但这不代表中小保险公司就没有机会,数字化的发展给了他们弯道超车的机会。首先,从当前消费者的需求来看,保险消费主力向80后、90后一代转移,而他们无论是获取保险信息的方式,还是投保、理赔的过程都更倾向于线上化;其次,保险业的外在市场环境虽然变了,但是底层逻辑依旧是精细化管理、高效率赋能,立足自身优势,顺应市场趋势;第三,虽然中小保险公司没有赶上早年的红利期,但是也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借助数字化制定全新的价值策略,真正还原保险,打造颗粒度更细的产品,享有创新的红利,产品和营销更开放、更透明、更简约,将有限资源投向创造价值的产品与销售团队,提高整体效能。
于是,结合科技实现提质增效、紧抓用户需求变化,进而驱动行业发展,就成为了保险行业的普遍共识。尤其是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间,数字化成为保险机构的突破口,很多保险机构体验到了线上线下融合爆发的能量,也体会到了数字化带来的效率。根据《2020年度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报告》,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当前保险机构在产品、营销、核保、理赔、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创新优化与价值重塑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此外,监管层面也在对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不断升级。如在去年5月,银保监会在发布的《关于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其他领域线上化水平显著提高,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司探索保险服务全流程线上化。
文章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网址: http://www.qykjyfz.cn/zonghexinwen/2021/0710/2734.html
企业科技与发展投稿 | 企业科技与发展编辑部| 企业科技与发展版面费 | 企业科技与发展论文发表 | 企业科技与发展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企业科技与发展》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