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黎平科技发展赋能“四化”建设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07 09:3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21年以来,黎平县科技部门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进科技“四军”建设,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培育项目先锋

2021年以来,黎平县科技部门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进科技“四军”建设,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培育项目先锋军。强化项目凝练与申报,主动深入企业了解和征集技术需求,2021年为企业凝练与申报科技项目23个,金额2097万元,以项目为抓手,赋能乡村振兴,主攻“四化”建设。

推进库存项目验收清理。对2013-2020年度64项州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加快推进库存项目验收,为实施主体再次申报项目提供有利条件。

规范建立科技项目档案。将立项科技项目相关资料按照项目合同编号有序规范存档,备份电子版资料并立卷归档,逐步实行无纸化管理绿色政务。

壮大企业主力军。加大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持续加快全县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形成梯次创新型企业集群和技术服务企业发展。目前,全县有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种子企业3家、小巨人成长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1家;选定贵州华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贵州冠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7家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

推动科技惠企政策落实。以开展“千企面对面”科技服务行动以及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联合县工信、统计、市监和税务等部门深入企业调研和开展惠企政策宣传16次,做好技术市场交易登记、指导企业开展好研发活动等,推动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技术合同登记认定减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等惠企政策。2021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认定69项,交易额.51万元,助推奥捷炭素、侗乡米业、黎美科技和白娘子药业科技等8家企业开展税前加计扣除591.6万元。

探索研发创新工程建设。着力培育新型研发和创新主体、壮大产业规模,加大科技研发创新发展招商引资力度,为农业重点产业组织科技服务团队,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21年,黎平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8项,开展深度合作8项、技术攻关13项,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6项,获发明专利4项。

建好平台集团军。优化现有平台,充分发挥香禾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黎平高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集成优势和科技成果,推动全县茶叶、油茶和水稻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将侗文化传承与传播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民族工艺品特色产业基地等进行资源整合,统筹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不断引领民族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高位建设新平台。将高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纳入贵州黔东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用好黎平县种子生态博物馆的物种资源,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种子研究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开展“产学研”合作,筹建贵州“千种计划”物种保育基地;利用该县天麻、茯苓等中药材资源,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合作开展天麻栽培适用技术与示范推广,建设中药材科技园区;将中国侗乡茶城作为省级众创空间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企业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改造,推进澳尔华智慧饮水平台、蝉之声智慧农业产销一体化平台等;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工作站各1个。

激活人才生力军。推动人才汇聚,秉持“创新不问出身”的理念,依托“揭榜挂帅”精准引才,以开放汇聚创新资源、以改革释放创新潜力,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中国农科院、中国医药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大学、贵州大学等省内外18家高校院所进行科技战略合作,汇聚科技人才19人,培训科技乡土人才60人。组织省州选派科技特派员81人,服务全县26个乡镇(街道)249个村,45个坝区和46个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人/次,推广新技术26项,新品种19个;促成挂帮对子6家,创建示范基地11个。科技特派员陆永江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正熙、陆永江入选全国“大美科技特派员”,是贵州仅有获奖的两人。

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科技人才管理调研,着力消除制约科技创新的障碍和瓶颈,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贡献、绩效为核心的科技人才评价导向,通过“两制双返”等激励措施,探索初次分配向劳动和知识价值倾斜的分配机制,更好激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2021年,实施“两制双返”项目,给予科技人员奖励补助近3万元,300户群众获6万元分红。(杨秀银)

文章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 网址: http://www.qykjyfz.cn/zonghexinwen/2022/0307/3473.html

上一篇: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行上海市分行为科
下一篇:粤港澳代表委员热议科技创新发展 三地深化合作